重慶大學機械設計制造研究所所長張根保教授說,我國機床產品的可靠性指標MTBF普遍在500小時左右,有些企業甚至不到300小時,與國外機床一般在1200小時的差距巨大,何以讓人用著放心。
的確對于中高檔動輒百萬元以上,要用十年以上的產品而言,可靠性是購買者首要考慮的問題。因為買機床不是就買它的功能以及成效,如果僅僅短時間能達到指標參數又怎么能放心長期使用。
張根保曾想牽頭將某企業機床應用到一汽車制造企業發動機生產線,然而用戶卻很“坦誠”告知,他不敢冒這個險,因為一旦出故障會影響正常的生產秩序,整個生產線就會被迫停工,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。
此外,不難理解的是,他的擔心還有另一方面,那就是雖然采購成本是壓下來了,但由于國產機床成線應用較少,一旦出了紕漏他就會為當初的“果敢”而承擔責任,而應用進口的這方面的風險則少了很多。
可靠性低的原因有很多,但張根保認為,意識不到位是首要的。雖然相關規定及廠內說的比較多,但實際上,只要可靠性與生產、銷售發生沖突,犧牲的永遠是前者。
當然可靠性是制造出來的,因此他藏匿在這個研發生產環節,能省則省的行事作風是其大敵。
“可靠性需要做大量笨、細工作,這要跟上當前社會的節奏確實很難。但這又是一個不得不做、迎難而上的工作。”張根保說。
記者認為,在全行業都加緊練內功,轉型升級期間,企業不僅僅需要把注意力投向產品如何升級,也需要關注如何強化企業產品的監管能力。 |